学习后的主要心得是:导致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日本央行实行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从筹资功能看,同期企业债的筹资额为521.02亿元,为发行额的1.02倍。此外,由各类基金形成的基金板块已经成为我国资本证券市场上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广泛的咨询与顾问业务。其中上海和深圳为第一档次,四川、广东、辽宁、山东、福建、江苏、浙江为第二档次。现代的证券市场是在原始证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逐步走向规范的过程。如何使资本证券市场的体制与结构更加合理、如何保证其运行逐步走向正规、如何促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趋向合理、如何界定和规范证券管理当局与上市公司的行为、如何正确引导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与地区分布、如何构想中国资本证券市场的发展战略等等问题,急需在理论上给予回答和解释。那么第二市场(有人也称二版市场)应该不应该开设、应在什么条件下开设?现在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清风:中国股市风险的根源在于一级市场,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政府对公司上市的区域政策倾向,以及由此造成的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只要能够促进温州产业与金融的进一步有机结合,温州金融改革就算有所斩获,我国的经济改革将因此而受惠。
第三,通过允许温州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我国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探索,也有助于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处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过程中的区域资源瓶颈一般为资金紧缺,换而言之,如果金融服务能够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那么,第三产业很快就可以超过第二产业。对于高污染型、高度虚拟型民营企业来说,往我国中西部地区迁移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高污染型民企将污染带给西部人民,降低了当地的幸福指数,十分不值。因此,温州金融改革一定要既能解决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眼前的融资困难,同时还要能全面、系统地推进温州地区金融业各项改革。
笔者认为,从企业、居民到金融机构的顺序推进方案的实施,可能对于温州金融市场的震动较小,也较有助于解决目前温州面临的民间借贷愈演愈烈的问题。成立一个专司金融改革的领导机构的用意在于确保金融改革遇到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可以向上汇报,争取以全省之力协助解决。

一定要制订一份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及时间表。尽管省内存在如此大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缺乏由市场高效率引导的创业资金。加上体制内金融机构不给体制外企业金融支持,所以只能寻求体制外金融服务。第二,通过建立各类金融保险制度,降低金融机构进入门槛,促进混业经营。
总而言之,中央希望通过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时的金融之路,而这条道路是否可行还有赖于它是否适合温州当地发展。但是,金融改革毕竟是一项需要协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多部门支持,同时也需要先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等许多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温州当地经济乃至浙江全省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最后,要根据方案进行全省范围内的金融业顶层设计,随时总结经验为推进全省产业升级转型服务。那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将给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带来哪些作用?根据笔者多年研究发现,好处如下:第一,充分推动民间借贷对实体经济的对接支持。
这个小组的职能必须足以保证温州金融改革能够在混合经营方向取得突破。从发展空间来看,如果这次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能够成功,那么,很快可以将温州的经验推广到其他10个地级市去,这样,浙江将能够更加轻易地助推本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很有可能从目前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第四把交椅变成第一把交椅。

同样,以金融交易为主的高度虚拟型民企也是如此,这类企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放在国内很难有所起色,但是允许其跨国经营,也许能给我国其他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个平台或经验。众所周知,该方案要求温州市金融改革必须出色完成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十二项任务。
短期滞胀问题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而这个需求不足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国有垄断企业资金丰裕,但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有钱投不出去或者重复建设。金融危机以来,温州市许多民营企业老板不堪高利贷压力纷纷外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区域金融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不改不行了。如果要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就要打通银行、证券与保险三方市场,成立综合金融机构。因此,需要通过区域金融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浙江东北角紧靠上海的湖州市第三产业发达,而与江西毗邻的衢州市则依然以农业与手工业为主。因此,要及时总结温州个人对外直投的成功经验,将之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与全国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是,浙江人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亲戚朋友集资进行创业投资,这一点在温州表现得尤其突出,温州人认为做生意要靠借钱。进入专题: 温州金改 金融改革 。
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任何方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目前我国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短期滞胀与长期失衡两个方面。
首先,建立浙江省金融改革领导小组,以此来领导温州市的金融改革。一旦降低金融机构进入门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就会加强融合,混合经营加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这样就会出现产业与金融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现象。
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显示,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20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4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015亿元,分别增长3.6%、9.1%和9.4%。2010年,温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最西部衢州市的 3.9倍。经济落后地区、民营中小企业有创新能力,但是缺乏资金。目前,浙江全省的产业发展阶段是处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挺进阶段。
个人境外市场直接投资试点的开闸预示着未来民间资本可以加大对海外资产的投资并购,人民币跨境流通会更加频繁,这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机遇。将金融改革内生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中 我国经济的第二个长期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能耗、高物耗、低产出、低效益的非均衡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而造成这种失衡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恰恰在于金融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而政府利用手中资源长期支持体制内企业导致体制内企业效率低,进而引发整个经济结构失衡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从整个方案的出发点与着力处看,这次国务院下决心让温州进行金融改革试点,目的主要在于探索一套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制度,以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3)资本和劳动之间以及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收入分配。
此外,虽然都基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这一基本假定,但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关于个体收入不平等对经济波动和增长的作用并未达成共识。在其建立的模型中,单一的股东利益导向的管理投资决策的强化对于生产能力的使用、利润率和资本积累都有显著的负面的影响。
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Kumhof and Ranciere(2010)提出了一个分析不平等、杠杆率和经济危机的较为正式的框架,试图厘清三者之间的运作机制。他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划分为对资本的回报和对劳动力的回报,并引用了凯恩斯理论中关于收入分配的两个重要方面,认为由于持续的充分就业可以降低资本短缺,因此收入分配对于储蓄是没有影响的,进而对于投资和增长也不重要。虽然他并不否认收入分配政策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但他并不是从收入分配会投资和增长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四、基于人际间收入分配视角的研究相较于要素间的收入分配,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基于人际间的收入分配视角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在危机爆发之前,各个国家基尼系数的上升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典型事实。
一、引言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起,全球经济至今仍未走出低谷。Galor and Zeira(1993)和Galor and Moav(2004)都认为金融发展促进增长,并且降低了收入不平等。
各类文献所关注的主要影响机制也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由于穷人和富人进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机会的不同,进而导致投资率(长期增长)和投资需求(短期波动)的不同。他们的框架首次提出了一个自洽的机制,将实证研究中观察到的收入不平等的上升、家庭债务-收入比的上升和金融风险的增加联系起来。
这座桥梁的建立,无论是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还是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的模型表明,在长期中,当穷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水平时,尽管他们没有加入金融中介,但可能更愿意投资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技术。